9月12日下午,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在江蘇蘇州主辦的“中橡協十屆八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2024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名發布會暨第二十四屆全國橡膠工業信息發布會”,召開“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主題論壇。
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長李義彬作“FCC油替代炭黑原料油的迫切性和前景”的報告。
報告指出,FCC在炭黑行業應用需解決4方面問題:一是FCC的技術特性及標準的制定;二是FCC相對于煤焦油在原料消耗上的變化;三是針對不同來源的FCC,需要炭黑生產企業對現有的生產技術、工藝等進行改造;四是FCC消費稅的政策目前還沒有實質性調整。
未來,石化企業FCC油漿作為炭黑生產用原料將成為必然,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可以消化如此大規模的FCC油漿。同時,煤焦油的產能縮減也將成為必然。炭黑生產企業將從以煤為一次能源的依賴向以石油為一次能源的依賴方向轉變,并逐步以石油系列原料為主,以煤系列為原料為輔。
臨沂臨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移動機器人應用工程部部長李想,作了題為“智能儲運賦能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分析了企業在生產制造和產品、原材料儲運方面的多個痛點,介紹了臨工智科的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立體倉庫儲運和精益生產解決方案。
上海麒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集團產品經理王世偉,作“綠色負碳法白炭黑助力輪胎行業發展”的報告。該工藝以泡花堿窯爐回收的二氧化碳替代硫酸,生產高性能白炭黑,白炭黑廢水生產小蘇打或純堿,純水回收利用。負碳法白炭黑水耗明顯降低,單工段能耗基本無差異,但純氧燃燒窯爐回收二氧化碳的同時回收大量的熱量,供白炭黑工段使用,總體節能約10%。
中集運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莊建林,作了“智能循環包裝(周轉箱),助力輪胎企業向‘綠’進階”的報告。一次性包裝在各行業應用十分廣泛,但隨著“雙碳”目標的逐漸臨近和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智能循環包裝已逐漸替代一次性包裝并顯示出其獨有的優勢。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循環包裝周轉箱有望成為輪胎行業的標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上海倍拓化學有限公司技術應用與市場推廣經理石鳴發言的題目是“生物基增塑劑BetaBio在橡膠中的應用”。報告介紹了該公司植物油改性處理的方法,包括氫化、環氧化、樹脂改性、硫磺改性等,最終提升植物油在橡膠輪胎中的應用性能。其生物基增塑劑BetaBio 6000系列可根據輪胎半部件需求,替代礦物油在配方中使用,可保持良好的加工性能,對硬度、模量、拉伸強度的影響小,不影響滾動阻力,具有更高的老化后物性保持率。
科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張建瑞的報告,介紹了“雙碳”背景下抗濕滑樹脂的發展趨勢。報告稱,氫化松香作為生物基可持續材料具備抗濕滑功能,但在功能團改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可以作為抗濕滑樹脂開發方向。氫化C9樹脂的抗濕滑作用相比較為明顯,雖然滾阻性能受到影響,但如果與其他材料組合協同使用,可以更有效平衡膠料的動態力學性能。
在嘉賓訪談環節,來自中策橡膠(天津)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王其營,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陳杰,國貿通大數據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劉眾,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航運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余方平等4位嘉賓,就橡膠輪胎行業生產用能成本分析及控制、AI智能服務模式在橡膠行業中的應用、輪胎及炭黑行業出口形勢、海運費價格趨勢進行了深度討論和思想碰撞。
《中國橡膠》雜志社運營總監管欣、主編郝章程分別主持了主題報告和嘉賓訪談環節。